首页

»

案例分享

»

详细介绍

妈妈,你爱我吗?

发布时间:2012-02-22 03:11:15
关注度:7827

前言:

人的行为是有一定的模式在运行,人往往会为自己行为找很多藉口,目的都是在『证明一个想法』,而这想法的起源点,往往是在很又小的时候,连成人都不自知。

只有回到那想法的起源点,重新验证,才能终止真正的重复行为模式。

因此我们让个案讲出他的事件困扰,让老师助手读出个案当时的心灵状态,根据当时的心灵状态,才能循线去找到这行为是为了要验证什么。然而往往这验证的目的只是要证明『你不够爱我』

 

 

谘询:

妈妈:我儿子最近有一下状况,想跟你说说,从暑假我们一群朋友带着孩子去玩开始的。由于他不善于处理和小朋友的关系,他们都不和他玩,他自已又特别在意,就不停地咬手指,一直到现在指甲都变得很短了,手指关节都变得又红又肿,上课老走神,老师都和我谈了好几次,要我带他去看心理医生......

 

老师  09:55:00

在那当时,他想融入团体。他融不进去,他的受伤情形是灵魂蜷起来的,受到很大伤害。他当时的感觉是愤怒,悲伤,心理空荡荡的感觉。现在必须回到当时疗愈当时的感觉,并教会他如何面对这样的情形。

 

妈妈 09:58:09

他内心很脆弱,很容易受伤,这种情况以后怎么办呢

 

老师  10:02:25

我会建议你带他过来做完形排列治疗,我们会带他去重新经验,并解从中找到他自己的智慧,让他拥有面对的能力。这能够令他成长。

 

妈妈 10:03:38

什么是完形排列治疗,

 

老师  10:06:32

完形排列治疗,

1.,从目前的问题,找到事件的衍生点,再看到行为的重复性,事件的诱发点,最后到达事件的根源点。

 

2.疗愈了根源点,重新面对诱发点,改变行为模式,终止行为的反覆性。会反覆是因为错误的讯息不断在被确认。因此终止的最初始的错误认知,就会终止后面的一连错行为。

 

3.进而就是『带他去重新经验,教导他重新确认,找到正确的方式去解读。』

 

妈妈 10:09:56

嗯,我带他去

 

 

现场治疗面谈:

 

老师:你什么时候开始咬手指?

 

小孩:我已经很少咬了。

 

老师:第一次什么时候?

 

小孩:半年前

 

老师:那时候发生什么事情?

 

小孩:我就拿了同学一本书

 

老师:然后?

 

小孩:他找,我就回给他了

 

老师:你有没有告诉他?

 

小孩:没有,我想看一下就还给他

 

老师:为何没有告诉他?

 

小孩:因为我担心他不借我,我也想看看我这样做他会怎样。

 

老师:喔,是这样的阿。你喜欢看别人再你这样的行为下,他会有怎样的

反应?

 

小孩:是阿,我喜欢闹别人,然后看他会怎样。

 

老师:那后来呢?

 

小孩:他一直找,我就还给他了(表情出现担心),我只是想看他会怎

样,誰知道他那麼著急,我。。我就还给他了。。。(小孩躁动,不安了)(此时妈妈担心影响小孩,主动提出暂离现场)


 (在这里小孩有很多理由,解说他的行为,但都不是真正理由)

 

进入:

一,从事件找原因 老师让助手进入解读,还原当时小孩内心状态。(老师坐面对助手,请助手进入小孩的角色,小孩在一旁觀看)

 

助手:(进入当时事件,感受当时真正的情况),我感觉到一股强大的愤怒包围我,这一刻我恐惧不安了,很想寻求母亲保护,所以我咬手指头。。。

 

老师:小孩被这强大愤怒惊吓到了,马上缩回婴儿期,开始允手指,这是寻求母亲的保护现象,是婴儿期的口腔期没有满足。(要查婴儿期发生什么事情)

 

小孩马上反应:我妈妈小时候都没有奶给我吃,都给姐姐吃光了(小孩还有一个双胞胎姐姐)

 

老师:哦,但妈妈说是你从小都不吃他的奶

 

小孩:谁说的,是他都给姐姐吃完了,都没有留给我,我都吸不到,不是我不吃。每次我问妈妈爱谁多一点,他都说两个都爱,但如果我惹他生气的时候,他就会说这时候他爱姐姐多一点。(小孩不断重复行为背后所要证明的就是,我就是要妈妈承认他爱姐姐多一点,我不相信他真的两个都爱)(很快的我们已经找到根源点了)


 

寻找讯息的来由:因为婴儿期的认知,妈妈是偏爱姐姐的,所以先给姐姐吃奶,没有留给我。所以日后会老是问妈妈『妈妈你爱我吗?』虽然小孩渴望妈妈真的是爱自己的,但婴儿期的刻板印象,小孩心理的答案是妈妈爱姐姐多一点。小孩一直想让母亲说爱自己,却始终不能真正相信,说服不了自己。(找到验证讯息是很重要的。)

 

所以小孩会不断的问妈妈,妈妈说两个都爱时,他就会去挑衅母亲,直到妈妈承认,爱姐姐多一点。他就会告诉自己,『是的妈妈终于承认了』,这时候自己就会出现失望,落空,不被爱的感觉。。。不断重复这样的挑衅行为,也衍生到他的人际关系,他会去挑衅同学,与周围的朋友,直到别人愤怒,他就再次验证,『是的,我是不被爱的』。当别人愤怒他却无法收场与应对时,他就会马上缩回到婴儿期的状态,咬手指头。越焦虑就越严重,所以他的指甲关节都严重扭曲。

 

小孩的认知感受是真实的,但未必是事实。他认为母亲的奶给姐姐吸光了,所以他没有奶喝。但母亲认为,小孩从小不喝奶。小孩认为母亲偏爱姐姐,奶都给姐姐吸光了,没有为他留下他应有的一份,从这样的行为主观认为所以妈妈打从心里偏爱姐姐。

 

二,疗愈根源点-重新认知

把母亲请到小孩前面:(请妈妈进来,先与母亲沟通,让母亲了解原因后,请母亲坐到小孩面前)让母亲关注到小孩的情绪,面对面告诉小孩,打从心里面告诉孩子:

 

妈妈:『孩子,对不起,妈妈没有顾虑到你的感受,以为是你不喝奶,没有想到是奶不够喝,妈妈为此跟你道歉』----

 

小孩回应,『你偏爱姐姐。』

 

妈妈『你是我的孩子,妈妈对你的爱是全然的,完整的,一份专属你的爱』

 

小孩怀疑,真的吗?是老师教你的

 

妈妈『是的,我原本就很爱你,只是经过老师解说,我才知道我需要把这份爱完全的表达出来让你知道』小孩听了很高兴

 

小孩:『那我纵使不喝,你也要把属于我的那一份留给我,为我保留』

 

妈妈:『好的,属于你的,我将留给你』

 

小孩:(点头)原谅妈妈。(开心的笑了,脸开了)

老师:(让小孩对自己的过去告别。让母子拥抱,身体的相拥会让爱的连结更深。)

 

三,重新面对事件,改变行为模式,为过去道歉

对拿同学书的行为:

 

小孩:『我就想看看,我这样做你会怎样』。

 

教导:学会去对那同学道歉

『张**本想跟你开个玩笑,没想到你这么紧张。现在我把书还给你,对不起。』 

 

教导坦承面对自己的错误,为他自己的行为负责。
『因为我很想看,又怕你不借我,所以我拿了你的书,想看完悄悄放回去,没想到你这么紧张,我现在把书还给你,对不起』

 

将近尾声,小孩好高兴,笑的好灿烂,看著时钟,12点,咬著手拉著妈妈:『妈妈已经12点了』。呵呵,我们知道他肚子饿了。

治疗完毕后,他根据新的讯息,『我拥有妈妈一份属于我自己的爱』会重复确认,当他确认正确无误的时候,他的灵魂就会不断的长大,等长到过了口腔期,婴儿期,就不再咬手指了。最终他的灵魂会长到跟他的年龄一样高。这就是成熟的人格了。